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
针对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这一实际,及时开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优先抢占旅游人才市场。
三是针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闲置和农民渴望到外地发展的实际,及时在**职中创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工人及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凭一技之长来创业发展。
三、实施三个对接,推进职教新跨越
1、职业教育与先进理念对接,用新的职教理念推进职业教育。
我们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实现职业教育与发达地区先进理念相对接,过去讲“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讲“要打工,读职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求学,职校很有读头;就业,职校更有出路;升学就业,职校最有前景”的思想。我县职业中学培养的数千名实践型、实用型人才,是许多领域和行业的业务骨干,不少优秀学生很快成长为一个群体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学校尽量让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学生选择专业,结合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并办好专业,我们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毕业生一度成为“抢手货”。
2、职业教育与优势资源对接,用新机制推进职业教育。
一是强化科学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配置资源,从专业设置、器材设备的添置等方面避免重复建设,不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发挥群体作战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我们以省、市重点职中为中心,以国家、省职教示范专业为依托,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发挥品牌效应,增强职教竞争力。**职中的畜牧兽医专业是国家首批重点示范专业,我们加强了师资、设备配置,建立实训基地,南江黄羊育种研究员王维春被聘为**职中名誉校长,并聘请了几名德高望重的专业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切实加快优势资源对接步伐。
二是增进交流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办学模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网络,学习周边市、县职教特色和特点,走出去,请进来,学他人之长,把职教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去运筹和思考,以联谊、研讨等形式,建立与周边交流沟通的开放式平台,利用区域优势,把我县职教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办出效益。
三是依靠高校资源,实现跨越发展。我们加强了与高校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了师资培训快车道,学校利用暑假,把专业教师送到高校培训学习,建立了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请高校的知名讲师、教授直接授课,形成了中高职相贯通的职教网络。我县聘请了中科院生物制品工种技术中心朱鸿飞博士、南京农大博士生导师刘兆普教授、西南农大牧医系吕光俊、水产系的袁朝武副教授为客座教授,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与科研能力。
3、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用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
一是面向农村实际,培养适用型人才。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定贫困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很大。我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支持职业学校为农村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培养现代农村适用型人才。鼓励并扶持被培训农民建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家庭项目,使他们边上学,边致富,毕业就是专业户。同时面向城镇建设培养适用人才,为适应和谐南江的发展需要,在职校设立了工业与农用建筑、计算机应用、装潢艺术设计、旅游与饭店管理、商贸英语等专业,培养非农技术人才,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行模块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让学生边学习,边实习,毕业扛起创业旗。并且,面向主导产业培养加工人才。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茶叶深加工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职校与县畜牧食品局、金银花加工厂、茶厂联合办学,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从而提升产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是瞄准大中城市,培养“外向型”人才。与外地一些大中型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建立起用人基地,实行了“定单”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就有了明确的岗位。学校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突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与省内外就业服务中心,全国大中城市的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及时了解这些地区劳务市场的用人信息,增强办学活力。
三是洞察市场前景,培养“领军型”人才。我们要求职校师生树立超前意识,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注意研究国际国内新技术,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市场调研,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按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三大转变”,发展“三大经济”,建设和谐活力南江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一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将把用人单位满不满意、学生满不满意、学生家庭满不满意,始终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目标。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奋力实现我县职业教育新跨越,为建设和谐活力新南江而不懈努力。
《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8691.html
三是针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闲置和农民渴望到外地发展的实际,及时在**职中创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工人及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凭一技之长来创业发展。
三、实施三个对接,推进职教新跨越
1、职业教育与先进理念对接,用新的职教理念推进职业教育。
我们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实现职业教育与发达地区先进理念相对接,过去讲“读完初中外出打工”,现在讲“要打工,读职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求学,职校很有读头;就业,职校更有出路;升学就业,职校最有前景”的思想。我县职业中学培养的数千名实践型、实用型人才,是许多领域和行业的业务骨干,不少优秀学生很快成长为一个群体的“重量级”人物,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学校尽量让兴趣爱好或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学生选择专业,结合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并办好专业,我们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毕业生一度成为“抢手货”。
2、职业教育与优势资源对接,用新机制推进职业教育。
一是强化科学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配置资源,从专业设置、器材设备的添置等方面避免重复建设,不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发挥群体作战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我们以省、市重点职中为中心,以国家、省职教示范专业为依托,加强骨干专业建设,发挥品牌效应,增强职教竞争力。**职中的畜牧兽医专业是国家首批重点示范专业,我们加强了师资、设备配置,建立实训基地,南江黄羊育种研究员王维春被聘为**职中名誉校长,并聘请了几名德高望重的专业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切实加快优势资源对接步伐。
二是增进交流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办学模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网络,学习周边市、县职教特色和特点,走出去,请进来,学他人之长,把职教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去运筹和思考,以联谊、研讨等形式,建立与周边交流沟通的开放式平台,利用区域优势,把我县职教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办出效益。
三是依靠高校资源,实现跨越发展。我们加强了与高校的衔接与沟通。建立了师资培训快车道,学校利用暑假,把专业教师送到高校培训学习,建立了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请高校的知名讲师、教授直接授课,形成了中高职相贯通的职教网络。我县聘请了中科院生物制品工种技术中心朱鸿飞博士、南京农大博士生导师刘兆普教授、西南农大牧医系吕光俊、水产系的袁朝武副教授为客座教授,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与科研能力。
3、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用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
一是面向农村实际,培养适用型人才。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定贫困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很大。我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支持职业学校为农村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培养现代农村适用型人才。鼓励并扶持被培训农民建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家庭项目,使他们边上学,边致富,毕业就是专业户。同时面向城镇建设培养适用人才,为适应和谐南江的发展需要,在职校设立了工业与农用建筑、计算机应用、装潢艺术设计、旅游与饭店管理、商贸英语等专业,培养非农技术人才,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行模块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让学生边学习,边实习,毕业扛起创业旗。并且,面向主导产业培养加工人才。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茶叶深加工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职校与县畜牧食品局、金银花加工厂、茶厂联合办学,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从而提升产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是瞄准大中城市,培养“外向型”人才。与外地一些大中型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建立起用人基地,实行了“定单”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就有了明确的岗位。学校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突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与省内外就业服务中心,全国大中城市的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业务关系,及时了解这些地区劳务市场的用人信息,增强办学活力。
三是洞察市场前景,培养“领军型”人才。我们要求职校师生树立超前意识,立足长远,放眼未来,注意研究国际国内新技术,特别是科技发展的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加强市场调研,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按市场变化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三大转变”,发展“三大经济”,建设和谐活力南江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一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将把用人单位满不满意、学生满不满意、学生家庭满不满意,始终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目标。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奋力实现我县职业教育新跨越,为建设和谐活力新南江而不懈努力。
《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