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
、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海港:继续以深水码头、集装箱远洋干线、内陆干港和物资集疏运网络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大窑湾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大连港功能区调整改造,使老港区实现客货分流,建设成为与城区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滚装客运渔人码头,把大窑湾新港区建成集装箱、散粮、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种集疏运的专业化货运港区,为确立大连在东北亚的干线港地位奠定基矗
空港:按照国际机场4E类标准和完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功能的要求,升级改造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和其它配套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客货运输量,加快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认真做好新机场的前期规划工作。
铁路:重点完成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大连段)、大连火车站改造和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集散能力,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跨海连接华东地区的陆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重点完成大连主城区北部出口路的拓宽改造与延伸,完善主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三纵三横”(三纵:沈阳——大连、大连——丹东、盖州——亮甲店;三横:皮口——交流岛、城子坦——长兴岛、塔岭——永宁)为骨架的快速公路网和辐射整个市域的“2小时经济活动圈”。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大连城市及市县城市供水问题,完成英那河水库扩建、“引英入连”供水、大连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和市县城市供水工程。着手规划研究大连城市远期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中水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市区老旧地下管网的改造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系统。
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区之间、城区内的交通输送能力和通行速度。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
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继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实施市民水、电、气、热、通信入户设施的改造工程,调整标准,实行水、电、气、热单户计量和信息网络服务入户,加快构筑现代化高标准微观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搞好集中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的同时,逐步推进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处理的小区化、楼宇化,优化环境。
三、加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局调整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卫生防疫、群众体育、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创建“国际健康城市”为目标,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建立海上救护系统。建设大容量、高水准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网球、游泳、足球、自行车、田径等训练基地和开展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优良场馆,增强承办国内外体育大型赛事的能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剧院、东北最大的电影放映城、新闻大厦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时代感的文体设施项目。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一批设施水平较高、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的社会福利场所。大力度建设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社区。
第十一章推进城镇化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产业、人口的扩散,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海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一、充实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中心城市由大连主城区和新城区、金州区、旅顺口区构成。
主城区由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个区构成。要继续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建设方针,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吸纳劳动力多的都市产业发展,调整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城市的建设,继续经营好城市,使之不断增值,强化、拓展、提升大连对内对外的综合服务功能。
新城区由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窑湾港区构成。要以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为目标,积极推动高开放度产业、高科技产业及现代物流、港口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区域,服务东北,服务全国。新城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主城区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金州、旅顺口区,积极延伸主城区功能,完善特色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促进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第11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8943.html
海港:继续以深水码头、集装箱远洋干线、内陆干港和物资集疏运网络建设为中心。重点推进30万吨级进口原油码头、20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和大窑湾港二期工程的建设。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大连港功能区调整改造,使老港区实现客货分流,建设成为与城区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滚装客运渔人码头,把大窑湾新港区建成集装箱、散粮、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种集疏运的专业化货运港区,为确立大连在东北亚的干线港地位奠定基矗
空港:按照国际机场4E类标准和完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功能的要求,升级改造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候机楼、停机坪、停车场和其它配套设施。积极开辟新航线,增加客货运输量,加快大连成为东北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建设。认真做好新机场的前期规划工作。
铁路:重点完成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大连段)、大连火车站改造和烟大火车轮渡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集散能力,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跨海连接华东地区的陆路客货运输的重要枢纽。
公路:重点完成大连主城区北部出口路的拓宽改造与延伸,完善主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公路网建设。形成以“三纵三横”(三纵:沈阳——大连、大连——丹东、盖州——亮甲店;三横:皮口——交流岛、城子坦——长兴岛、塔岭——永宁)为骨架的快速公路网和辐射整个市域的“2小时经济活动圈”。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大连城市及市县城市供水问题,完成英那河水库扩建、“引英入连”供水、大连城市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和市县城市供水工程。着手规划研究大连城市远期供水方案。城市供水,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在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加强中水利用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市区老旧地下管网的改造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系统。
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区之间、城区内的交通输送能力和通行速度。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筑与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新型公共交通体系。
能源建设,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加大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提高城乡供电质量和安全性。继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减少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标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实施市民水、电、气、热、通信入户设施的改造工程,调整标准,实行水、电、气、热单户计量和信息网络服务入户,加快构筑现代化高标准微观基础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在搞好集中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的同时,逐步推进供热、中水利用、生活排污处理的小区化、楼宇化,优化环境。
三、加强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布局调整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卫生防疫、群众体育、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创建“国际健康城市”为目标,建设国内一流水准的综合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医疗中心和社区医疗保健网络,建立海上救护系统。建设大容量、高水准的现代化体育中心,网球、游泳、足球、自行车、田径等训练基地和开展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的优良场馆,增强承办国内外体育大型赛事的能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剧院、东北最大的电影放映城、新闻大厦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时代感的文体设施项目。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一批设施水平较高、管理科学化、服务优质化的社会福利场所。大力度建设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社区。
第十一章推进城镇化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产业、人口的扩散,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大连整体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主城区为极核,沈大高速公路、黄海大道、渤海沿岸为轴线,区内交通干线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一、充实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中心城市由大连主城区和新城区、金州区、旅顺口区构成。
主城区由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个区构成。要继续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建设方针,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吸纳劳动力多的都市产业发展,调整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快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城市的建设,继续经营好城市,使之不断增值,强化、拓展、提升大连对内对外的综合服务功能。
新城区由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窑湾港区构成。要以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区为目标,积极推动高开放度产业、高科技产业及现代物流、港口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区域,服务东北,服务全国。新城区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主城区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金州、旅顺口区,积极延伸主城区功能,完善特色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较强的比较优势和促进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