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故事 >> 正文

金家“缘故人”:特别的朝鲜贵宾



  金家“缘故人”:特别的朝鲜贵宾
  
  文/易萱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他们在国内过着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可只要一入境朝鲜,就摇身一变,有专机、专车、专人服务;坐景观台、VIP坐席看文艺演出;免费参观风景名胜;甚至在朝鲜媒体的“长枪短炮”下,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明星”。
  
  这种“灰姑娘式”的华丽变身,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或他们的家人是朝鲜开国领导人金日成的老朋友。在朝鲜,他们被称为“缘故人”。一个“缘”字,就是使他们“身价”倍增的最大动因。
  
  为寻找“缘故人”惊动胡耀邦
  
  “缘故人”,意即缘分很深的知交老友。据一位生活在北京的“缘故人”、金日成抗联时期的老战友之子介绍,金日成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寻找失散多年的中国老友。
  
  他们有些是金日成早年在吉林求学时结识的同窗和老师;有些是在东北抗日作战时一起战斗过的战友;还有些虽然与金曰成接触时间不长,但却是在他投身革命的关键时间点提供过帮助的“恩人”;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结婚后一直在中国生活的朝鲜侨民。
  
  在金日成的要求和安排下,朝鲜党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寻找和联系这些“缘故人”及其后人。
  
  上世纪80年代金日成准备出版回忆录期间,很多失散于中国各地的“缘故人”因此与朝鲜方面取得联系,并在朝方的邀请下前往朝鲜与金日成见面。
  
  对不少“缘故人”来说,这个“相认”的过程并不容易,有时还带有些戏剧性。
  
  尚嘉兰是金日成在吉林求学时期中文老师尚钺的大女儿。1989年,她因公赴朝鲜进行学术交流期间首次与金日成见面。据她回忆,在与金日成见面前几天,她曾被安排前往朝鲜劳动党党史研究室会谈。
  
  “主要目的是想证实一下我的身份。”尚嘉兰说。朝方工作人员向她解释,金日成开始寻找“缘故人”后,有人联系朝方冒充金曰成的老友或“恩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那次,尚嘉兰接受的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围绕父亲尚钺的生平,朝鲜党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设计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请她回答。另外,朝方人员还拿了一张金日成和尚钺共同老友的家庭照片让她一一辨认这位老友的家庭成员。
  
  与尚嘉兰经历的例行考核不同,金日成和老同学、老战友张蔚华的家人见面的过程,甚至惊动了胡耀邦。
  
  张蔚华与金日成是小学同桌、玩伴,东北抗日联军时期的战友。1937年,抗日联军内部出现叛徒,张蔚华被日本宪兵队逮捕。为了保护联络下线金日成,张蔚华经受了酷刑拷问,最后选择自杀守节。
  
  由于局势动荡,在张蔚华去世后,金日成便与张的妻儿失去了联系。1949年起,金曰成多次指派身边的工作人员寻找张蔚华的遗孀及子女。1959年,朝鲜甚至派出一支考察团前往张家慰问。但由于种种原因,张家人始终无法与金日成见面。
  
  直到1984年5月,胡耀邦访问朝鲜。张蔚华的女儿张金禄回忆,得知胡耀邦将访朝的消息后,她的哥哥张金泉马上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办公厅写信,希望胡耀邦能够在出访朝鲜时帮他们带一封亲笔信给金日成。
  
  正是在胡耀邦的“撮合”下,张蔚华的遗属才终于和金日成取得了联系,并在朝鲜方面的盛情邀请下赴朝与金日成会面。
  
  专列、专车、专机接送
  
  每逢朝鲜节庆或纪念日,朝方都会欢迎“缘故人”家庭赴朝参观。在朝鲜,他们享受的是国宾级款待。几位“缘故人”都说,朝方的热情除了让他们感动外,还有些受宠若惊。
  
  访朝的“基本款”行程是受到金曰成等朝鲜最高级别领导会见和宴请。一般来说,每次“缘故人”代表团赴朝,金日成都会抽出时间,与他们叙旧。在短暂的朝鲜之旅中,个别家庭甚至能够和金日成见面七八次。
  
  此外,朝鲜方面还为“缘故人”家庭代表安排了多项游玩和参观活动,而且,每一项行程都有高级别的优厚待遇——专车、专机,24小时专人服务。
  
  张金禄去朝鲜参观时,仅火车站欢迎仪式的隆重程度就令她手足无措。不仅朝鲜劳动党党史研究所的副部级干部、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的相关官员到车站迎接,朝方还特别安排了一大批手持鲜花的小学生夹道欢迎。“有点像电视里面迎接国家元首访问的场面。”张金禄至今记忆犹新,“小孩子们都欢呼着‘欢迎,张蔚华!’‘张蔚华,欢迎!”’
  
  张金禄还透露,他们离开平壤到外地参观时,服务人员都必须准备足量食品、水果和水酒坐火车先行到达目的地,提前准备。“与金主席第一次见面,随行的记者和服务人员就有三十多人。我们居住的很多朝鲜休养所别墅都是西哈努克这样的外国领导人来朝时住过的。”她说。
  
  1983年的访朝经历,也给金日成的抗联老战友李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图们江进入朝鲜境内后,金日成专程派外事领域的相关官员和咸镜北道的负责人,用自己的专列到图们江对岸迎接。
  
  尚嘉兰则记得,她在朝期间乘坐的是朝鲜劳动党中央的专车。“因为车牌特殊,车子在市区内行驶时,戴着红领巾的朝鲜小学生看到后纷纷立正向我们敬礼。”朝鲜东北山区有一处革命纪念地,金日成还曾特别安排私人专机接送尚嘉兰的弟弟妹妹前往参观。
  
  “缘故人”岳玉宾1993年游览朝鲜海金刚时,因为位置特殊,面对公海,金日成特别指示一艘舰艇在附近守卫。
  
  朝鲜方面对“缘故人”的关心远不止嘘寒问暖,赠送礼物、纪念品,也是金日成表达关怀的一种方式。
  
  张金禄回忆,1985年他们兄妹第一次访朝的欢迎宴会上,朝鲜劳动党党史研究所副所长金泰浩一直在打听他们家是否有电视和洗衣机。哥哥张金泉意识到,朝鲜方面是想了解一下张家的生活状况再决定送什么礼物,赶忙表示家里电器很全。
  
  “无奈”之下,金泰浩直接提出要送他们一辆奔驰轿车,张家人大惊失色,赶忙连声谢绝了如此厚礼。
  
  最终,金日成挑选了两架德国产“禄来福”单反相机作为送别礼物。除相机外,还有一个小皮箱——里面装了两万块现金。“1985年,两万块人民币很实在。当时还没有百元钞票,20捆十元钞票就装满了整个皮箱。”张金禄说。
  
  尚嘉兰收到的第一份纪念礼物则是一盒朝鲜瓷器和一块欧米茄金表。她说:“名酒、金表、雕塑、瓷器、花瓶……这些年来朝方赠送给‘缘故人’家庭很多特产和礼物。有些家庭喜欢将这些礼物摆在家中纪念,礼物多到可以摆满一整面展柜……”
  
  故人情由浓转淡?
  
  而在朝鲜普通民众眼中,“缘故人”是革命烈士,或英烈家属。每次“缘故人”家庭代表来朝鲜访问,朝鲜国内的报纸、电视都会跟踪采访报道。
  
  1985年,张金禄笫一次去朝鲜时,朝鲜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以及《劳动青年》都用较大篇幅报道了她父亲的生平事迹,头版还刊登了金日成和他们会面的大幅照片。她昕朝方工作人员说,张蔚华在朝鲜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就好像白求恩之于中国人。
  
  尚嘉兰则记得,“报道一般都会以金日成主席会见来自中国的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团、中国尚钺先生家属代表团赴XX地参观等作为标题”。如此一来,其中很多人在朝鲜成了家喻户晓的中国贵宾。
  
  1992年,尚嘉兰在开城游览时利用午休时间散步,就在一所中学校园里被校方认出是新闻报道中“金主席的中国客人”,受到学校领导的热情欢迎。
  
  经常去朝鲜交流的“缘故人”家庭还发现,对于媒体报道,朝鲜方面总有细致的安排。
  
  张金禄发现,“从(‘缘故人’)入境到前往各地参观,在地标性场所让记者采访拍照成为了一项固定流程”。在妙香山国际友谊展览馆,中国“缘故人”家庭赠送给金日成家庭的纪念礼物,也和国家元首们送给朝方的礼物一同展出,供朝鲜民众参观。
  
  金日成去世后,金正日和金正恩两代朝鲜领导人仍维持着和中国“缘故人”家庭的良好关系。不过,招待规格依旧,服务依旧,张金禄却觉得朝鲜和这些中国故友的情感交流变淡了:“因为彼此不了解,见面叙旧情的环节被取消了。每次,我们只能远远地在公共场合见到金正日或者金正恩。”
  
  几位“缘故人”都表示,如今并不太愿意总去朝鲜访问游览。个中缘由,用张金禄的话说是:“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也不是太富裕。我们每次过去参观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很不好意思。”
  
  另一位“缘故人”透露,如今朝鲜也不会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那样大量邀请“缘故人”前往游览参观。
  
  他说:“过去朝鲜使馆告诉我们,金主席喜欢热闹,一定要多来些人前往探望。最近几年,使馆会鼓励每个‘缘故人’家庭只派两三位代表赴朝活动。原来朝方会多次挽留我们多待些时间,而如今,访朝活动一般一周就结束了。”
  
  “除了我们,朝鲜还有其他国家、其他类型的‘缘故人’。”这位“缘故人”补充,“与其说我们是朝鲜的老朋友,不如说我们是金日成的老朋友。金日成去世后,朝鲜方面与我们这群‘缘故人’的交往也只能当传统加以维持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gushi/view/23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