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硝烟未散
教科书上,硝烟未散
文|于冬
6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深处风声鹤唳之中,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事关韩国的安全利益。为唤醒美国人对朝鲜战争的“遗忘”,从政府到民间,韩国对美展开了教科书攻势。
民间层面的“教科书外交”早已启动,成效显著。“记住7·27”团体的创立者是旅美韩国人汉娜·金,她凭借参与美国和平服务团总部、美国和平研究所活动时积累的人脉,说服白宫人士,还围绕美国国会展开院外活动,让美国重新认识朝鲜战争。
2009年7月27日,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定为“韩国战争参战勇士停战日”,美国国会通过《韩国战争参战勇士承认法案》。这些举措得以实现,汉娜·金被认为功不可没。同年底,好莱坞开拍朝鲜战争大片《雪域17天》,也被曝有韩国企业的捐助。
意识形态的沟壑并没有因“停战”签字而消失。美韩盟国在文化心理上仍对朝鲜不依不饶,它们的对朝政策仍停留在敌视和制裁的过去时态之中,这也引起了朝鲜的愤怒。
自2004年至今的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朝鲜官方已至少6次强硬要求韩方,停止对军人和中小学生进行“朝鲜是主敌”的精神教育,并废除《国家保安法》。
不过,在朝鲜,类似“金日成将军:为了祖国的解放,我们是不惜一切代价和努力”的训条,也频繁出现在该国的历史、语文和政治教科书中。
朝韩两国的教科书中都充斥着“恨”的元素。教科书,已经沦为朝韩两国的战场。
很多上了年纪的韩国人至今仍能背诵诸如《广场》等名篇。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正是战争爆发前后,男主人公的父亲是北方的共产党员,被南方政府知悉后,主人公遭受了严刑拷打。朝鲜战争爆发后,主人公已经和爱人结婚生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妻儿不久却死于战火。意外的是,“恨”却没有引起复仇的情结,主人公决定逃亡,最终被迫征兵入伍。
同样,朝鲜的教科书中也不乏对敌人残暴的描述。不过,朝鲜文学中的“恨”的结果,就是直接呼唤“复仇”。
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半岛签署《朝鲜停战协定》60周年的日子,在当年战争各参与方的国民记忆中,60年前的那场“有限战争”,被中韩美朝四方分别冠以“抗美援朝“、“6·25战争”、“韩国战争”和“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管中窥豹,足见朝鲜半岛走向和平之路的艰难。
毕竟,一场签字仪式终结不了一场战争,走出意识形态的“恨”,实现宽容与和解才是实现半岛长久和平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