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师遭遇“冒犯”
当大师遭遇“冒犯”
作者/唐宝民
1931年的一天,顾颉刚为学生们讲《尧典》。当讲到《尧典》的十二州是起源于汉武帝时代的制度时,有个叫谭其骧的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你讲错了!”然后便指出了错误所在。
面对谭其骧的当面“指责”,顾颉刚不但没有生气,还嘱咐谭其骧把不同意见写成书面材料交给自己。谭其骧课后果然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形成文字交给了顾颉刚。顾颉刚看完后,指出了有哪几条说服了他,哪几条没说服他,于是谭其骧又找了些资料来论证,这样反复几次。
最后,顾颉刚把讨论的这些内容写在了讲义上,在课堂上说: “谭其骧同学对我的帮助很大,帮我纠正了很多错误,虽然他的意见中也有我不同意的,但我还是非常感谢他。”
在一次北大文科研究所举行的研究报告会上,有一位姓韩的研究生,提出了一篇有关隋唐之际佛学的研究报告。他宣读完毕之后,由胡适加以评论,胡适便滔滔不绝地对这篇报告进行了评说。哪知说到一半的时候,那名韩姓研究生突然打断胡适: “胡先生,你别再说下去了,你越说越外行了。”然后便把胡适的错误一一指了出来。胡适非但没有生气,还微笑着请韩姓研究生的导师继续对报告进行评述。
报告会结束的时候,胡适说: “以后举行这类报告会时,最好事先让我们知道题目,以便略作准备,免得像我这次对韩君的报告作错误的批评啊!”在以后的教学中,胡适也并没有因此而记恨那位韩姓研究生,反而对他格外重视,在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帮了他很多忙。
有一回,蔡元培与钱玄同聊天,钱玄同问他: “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取翰林?”蔡元培听后笑笑说: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当时的蔡元培是民国教育总长,而且年长钱玄同19岁,但他并没有因为钱玄同冒犯自己而生气,而是表现得很大度。
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到了一位外国同行的果德尔工作的重要性,金岳霖便提出打算买一本关于果德尔的书看看,这时,他的学生沈有鼎忽然对金岳霖说: “老师,你看不懂的。”此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如此不客气地贬低自己的老师,实在让人下不来台。但是,金岳霖并没有生气,先是“哦哦”了两声,然后说: “那就算了。”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和大家聊天,而且从那以后,他对沈有鼎依旧和以前一样,关心帮助他,丝毫不计较他当初对自己的冒犯。
在遭遇“冒犯”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正是大师们值得我们敬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