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 历史名人故事 >> 正文

谢灵运之友:当不了老虎,就当病猫


谢灵运之友:当不了老虎,就当病猫
  
  作者/如梦令
  
  颜氏是大姓,但在东晋门阀中却不算显赫,所以谢灵运的好友颜延之其实就是个屌丝。他脾气还怪,恃才傲物,人送雅号“颜虎” (《南史》为避讳“虎”字,改为“颜彪”)。妹妹的公公想帮衬帮衬他,他也不领情,弄得人家好没面子。功不成名不就,行事作风还疑似黑社会,谁敢把女儿嫁给他?难怪30岁了还是光棍一个。
  
  不过,颜延之眼力不错,看出司马王朝命不长久,很快就跳槽到冉冉升起的刘宋集团。只是,和新贵如此亲密接触,他的官运也仍不亨通,只当了宋武帝太子的小幕僚。好在颜延之心态好,虽然起点不高,倒也安之若素。
  
  之后,他结识了宋武帝的次子。二皇子虽不如太子哥哥风光,但他儒雅俊朗,风流蕴藉,文艺范儿十足,是政坛新贵,更是文坛领袖,如众星捧月般,身边常围着一群文人雅士。
  
  文人雅集,饮醇酒、谈诗词、谈风月,当然更谈政治。文人自大,都觉得自己了不得,治大国如烹小鲜。二皇子一次喝得兴起,便给大家开空头支票:他日得志,自己要“以灵运、延之为宰相”。
  
  这本是醉话,却成了结党的呈堂供词。
  
  宋武帝死后,太子即位。小皇帝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玩得过火,惹得几位顾命大臣心焦,要废了他。立谁为帝呢?他们绕过了有结党之嫌的二皇子,直接立宋武帝第三子为帝,是为宋文帝。这还不算,后来,他们又干脆杀了被废的小皇帝和二皇子,以绝后患。
  
  主子失势,殃及清客。颜延之和谢灵运接连被贬出京城。谢灵运被贬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境内)太守,他为人高调,在永嘉不仅不理政务,还游山玩水,玩厌了就溜之大吉。颜延之被贬为始安(今桂林)太守,他没啥背景,虽然不乐意,也只能老老实实在始安呆着,等待转机。
  
  一年后,文帝坐稳龙椅,重新洗牌:一面找个借口把那几个顾命大臣给灭了——两位哥哥再不堪,也是自己的哥哥,轮不到臣子来阴他们;另一面则扶持被打压、被排挤的兄长的势力——他们会为哥哥抬轿子,想必也会为自己吹喇叭。
  
  于是,颜延之被文帝召回京城,先后任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职。和他一起被召回来的,还有他的难友谢灵运。两人患难与共,惺惺相惜,又好酒使气,意气相投,在京城重见后,生生把劫后余生当作嘉年华。
  
  不过,狂欢之余,颜延之没忘记正事:沦落N年,一朝逆袭成功,大可一抒抑郁之志!然而他没想到,在文帝眼中,他和谢灵运只是俳优式的文人,逗笑可以,赋诗可以,甚至邀宠也可以,但要想治国平天下——对不起,没戏。
  
  颜延之无奈,只得另辟蹊径表忠心:借酒佯狂,讽谏文帝;以春秋笔法写诗著文,警示文帝注意野心家、四弟刘义康;称颂竹林七贤中的五君子,借古讽今……
  
  可惜,这忠心,文帝不在乎。他装糊涂,装看不见,而他的四弟刘义康却看得清清楚楚。于是,颜延之被贬到永嘉任太守。
  
  永嘉,若干年前,曾是谢灵运被贬的地方。而不久前,谢灵运刚刚因为屡次挑战刘宋王朝的底线而被处死。刘义康集团以这样的方式来隐喻自己对颜延之的憎恶,实在是无声胜有声。这样做还不够解恨,他们要将他踢到更边远的地方。还好文帝良心发现,只将这个忠臣罢官了事。
  
  这一罢就是七年。直到刘义康集团被文帝收拾掉,颜延之才算熬出了头。文帝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想把他当枪使,监督朝廷。这本是颜延之曾经梦寐、以求的咽喉职位,可奇怪的是,他在任期内却纵容朝廷的不法分子,基本没弹劾过什么人。如此不作为,着实令人诧异。
  
  更有甚者,他还买田不给钱,耍赖没商量。他好酒、好骑马,酒壮人胆,马增人威,他没事就在巷子里瞎逛游,遇到熟人就讨酒喝。他以马背为席,葫芦为盏,直喝得横卧马背,戴月而还。
  
  年轻时,颜延之偏激,爱耍酷、爱毒舌,赢得“颜虎”雅号。如今,虎息尚存,虎威不再,颓废世故如斯,活脱脱一只病猫,哪还有老虎的一丝风采?其实,从老虎变成病猫,看似费解,却有迹可循。
  
  他前半生宦海沉浮,有惊无险,不是他运气好,而是好友谢灵运一直罩着他。谢灵运生于豪门巨族,门第高;诗如清水芙蓉,才气高;做事张扬跋扈,心气高。这“三高”使谢灵运成了官场公敌,他冲锋陷阵,吸引对方的火力,无意中保护了颜延之。
  
  谢灵运去世后,颜延之痛惜之下,及时调整策略。聪明如他,当然知道,险恶人生要想完美收官,没有新的护身符,万万不行。于是,他自污形象,以贪自保,以酒为甲,与冒进的儿子决裂,甚至写下连自己都难为情的家训……不为别的,只为赢得王朝统治者的释然一笑。
  
  73岁时,颜延之驾鹤西去。他魏晋风流,高调张扬,却全身而退,至此终于修成正果。从老虎到病猫,看似是人性的萎缩,却是生存的奇迹。可悲的是不经的悖论,却被奉为圭臬,在千年历史中堂而皇之地传承不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gushi/view/72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